您的位置: 首页 > 安博展览 > 展览回顾
安博展览
商代文字展
发布时间:2019-10-23 浏览次数:13948
 
展览时间:2019年10月15日-2020年5月31日
展览地点:三楼7号厅
主办单位:安阳市文物局
承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
                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安阳博物馆

前言

 

文字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和智慧结晶。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过程中,文字作为语言最重要的交流手段、记录语言信息的载体,以其独特的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符号系统,历经数千年语音、语义演变,而保持了字体形态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成为今天亿万炎黄子孙的共同语言的记录符号,并在中华民族的政治、文化、经济生活中,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黄帝时代的史官仓颉(jie)创造了文字。 考古材料表明,距今约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贾湖遗址出土了最早的刻画符号;距今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浙江平湖庄桥坟遗址出土了最早的原始文字;山西陶寺遗址晚期出土陶扁壶、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出土陶片上发现了早于商代的文字或原始文字。河南郑州二里冈商代遗址出土骨片、河北藁(gao) 城台西商代遗址出土陶器、河南郑州小双桥商代遗址出土陶缸等零星发现了刻划与朱书文字,这些早商、中商文字与殷墟甲骨文属于同一个系统,已经具备了记录语言的功能。

但是, 具有一定体系和较严密规律的文字, 还是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发现的以甲骨文为代表的商代文字。在商王武丁即位后,文字材料大量出现,载体多种多样,呈现出成熟、完备的文字体系。从考古发现来看,刻写在甲骨上的甲骨文,约15万片;铸造在青铜器上的金文,约5454篇,占据了商代文字材料的绝大多数。此外还发现了大量陶文、玉石文字等。

商代文字是商代后期成熟文字的统称。甲骨文不等同于商代文字, 只是商代文字的一种类型。为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120周年,此次展览集中展出了安阳殷墟发现的甲骨文、金文、陶文、玉石文字等,向公众展现商代文字的原始风貌。

 

2019年10月

 

 IMG_2169

IMG_2154

IMG_2157

 IMG_2159

IMG_2160

 IMG_2164

IMG_2163 

IMG_2168



后记

 

商代文字包括甲骨文、铜器铭文、陶文、玉石器文字等,其中以甲骨文发现最多。因此,通常所说商代文字,是以甲骨文为代表。

安阳殷墟是商代文字出土最多的地方。郑州商城遗址、济南大辛庄遗址、宁夏姚河塬遗址等地也出土了少量商代甲骨。全国其他地方主要发现的是商代陶器刻纹、朱书文字。这些文字与殷墟甲骨文属于同一个系统,已经具备记录语言的功能。但是,因发现数量太少、而且比较零散,难于总结其规律。因此,学术界一般认为,直到目前,具有一定体系和较严密规律的甲骨文字,还是殷墟甲骨文。

文字记录语言,也记录语言所表现出的思维体系。据统计,殷墟共发现甲骨15万余片,其中甲骨文单字5000多个。已被释读的1000多个单字,不仅可以解读出其所记载的事件和信息,而且揭示出商代遣词造句最真实的原始风貌。甲骨文形体结构体现了“六书”的造字理论,常用字的结构已基本定型,并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字形。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包罗万象、言辞雅驯,重现了3000多年前中国社会的海量图景。作为符号化的文字,甲骨文把简单的线条概括的生动传神,形体布局饱满匀称,体现出古人朴素的美学理念,对现当代书法篆刻艺术的发展与创新起到了推动作用。

从商代中期开始,少数青铜器上出现铸造的铭文,字数1-2字。 到了殷墟时期,有铭铜器数量显著增多。铭文多数极为简单,常见的是2-3字,主要为族徽、祭祀祖先的称谓、官职名称等。殷墟出土的4件刻铭青铜器、3枚青铜玺印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商代陶文大约发现100余件,数量不如甲骨文、铜器铭文多。除了4件为书写外,其余都是契刻,文字内容也较简单,多为人名、族名、数字、卦辞或记事等。玉石文字以契刻为主,部分为书写,数量约近百件,可辨识的约有30余件。内容也多是族名、祖先名、卦辞等等。

本次展览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学术指导和展品支持,方向明、高江涛、焦智勤、邓泓等先生和中国古陶文明博物馆、安阳金石文化博物馆(筹建)等机构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谨以此展览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

 

2019年10月

lr:dn
分享到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逢节假日另行通知)地址:河南省安阳市文明大道436号两馆大楼西

版权所有:安阳博物馆 Copyright©2019 aybwg.org,aymuseum.org 豫ICP备140055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