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作者简介 自序 全景漫游 后记

        焦智勤,男,1947年生,河南滑县人。供职于安阳市博物馆(今安阳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曾自学书法篆刻,后拜著名书法家沙曼翁先生为师。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四届、五届、八届书法篆刻展;全国中青年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及各省市书法大展。获全国第五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获河南省第二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
        论文《邺城印陶戳记》被评为首届全国篆刻研讨会优秀论文。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吾是一个书法爱好者,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友人送吾一册汉代隶书字帖,开始自学书法。后来拜著名书法家沙曼翁先生为师。作品先后多次参加全国书法篆刻展览并获奖。自1995年开始,吾的学习重点逐步转移到文博工作中,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来调查和蒐集邺城陶文和安阳民间散存甲骨文的调查与选拓工作,到了退休后。把这些调查资料集结出版,向学术界公布了调查资料,了结吾的一大愿望。至于书法创作基本上处于停止状态。
        吾已到古稀之年,今把过去所作书法作品进行整理,拿出一部分要捐赠给吾的工作单位博物馆,馆领导提出要为我举办一次个展,吾感到荣兴。吾的这些作品大多创作于2005年以前,这些作品多以甲骨文、篆书、隶书为主,另外还加一些近年所写的一些小字作品,这次展出的作品只是作为吾从事书法创作的一个回顾性展览,至于作品的优劣,寸心了然。
        古人云:文果载心,余心有寄。



        焦智勤同志于1990 年调入安阳博物馆(时名安阳市博物馆)工作,2007年光荣退休。入职安阳博物馆之时,他正值盛年,先后任办公室主任、研究部主任,辛勤耕耘、奉献了20余年,于文博研究和书法创作与研究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文博研究方面,他多年来重视搜集、整理流散甲骨,用力最勤,成就斐然,先后发表《殷商从字印陶质疑》《殷墟甲骨拾遗》《新发现的一片征人方卜辞》等论文,并整理出版了《殷墟甲骨辑佚》《殷墟甲骨拾遗》2部图录。李学勤先生称赞道:“不惮琐细劳苦,集腋成裘,做出了令人惊诧的成绩。”他关注邺城考古与研究,多年来调查、搜集、整理邺城陶文、瓦当,发表《邺城战国陶文研究》《邺•邺市•邺传舍》《邺城瓦当分期研究》《邺城印陶戳记》等系列论文。目前,汇集了他对春秋战国时期邺城陶文研究的专著《邺城陶文》正在编辑之中。他关注钱币领域特别是钱币文字的研究,发表《耸肩尖足空首布考辨》等,并参与出版了《安阳鹤壁钱币发现与研究》。李刚田先生评价:“智勤兄是学问中人,长年研究邺城古陶戳记,穷搜冥求,分类集摹,探微钩玄,溯本求源,其论文在全国印学讨论会上赢得盛誉。其学风之端正,思辩之深刻,勘称学林之翘楚。”
        书法创作方面,他早年自学书法篆刻,后拜著名书法家沙曼翁先生为师。各种书体均有涉猎,而尤以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创作用功最勤。书法作品多次入选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展等。论文《邺城印陶戳记》被评为全国首届篆刻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并出版了《墨海弄潮百人集:焦智勤书法作品集》。李刚田先生赞誉:“智勤兄是艺术中人。其书法诸体皆工,而以篆书为最,其篆书得秦篆之婉通渊雅,金文入奇诡多变;取意多方,贯通融会;质研参半,天人合一;运老辣之笔,得自然之妙。其行书款款而行,中正冲和,无粉黛扭怩之态,有羽扇纶巾之神。偶涉铁笔,直逼秦汉。岂唯技艺精绝,乃学问滋养而成也。”
        安阳博物馆成立于1958年5月,现为国家二级博物馆。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在原安阳市博物馆馆长、著名书法家刘顺和焦智勤等带领下,创作了一批优秀的甲骨文书法作品,开启了安阳以甲骨文创作为地域书风优势的先河,培养造就出一支甲骨文书法艺术创作队伍。
        安阳是中国书法名城,有着深厚的书法群众基础。2013年以来,在市委宣传部、市文物局的指导下,安阳博物馆坚持发挥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属性,先后举办或引进了《碑盛帖衰——馆藏明清书法精品展》《破译秦朝:里耶秦简中的帝国真相》《纸墨寿金石——朵云轩藏拓片精品展》《大千世界——张大千书画精品展》《惠风和畅——李刚田书法精品展》《善行无迹——王震书法作品展》《翰墨传薪——刘顺先生书法艺术展》《洹上寻幽——张永华书画近作展》《墨道传薪——岳黔山教授师生作品展》《甲骨文书法邀请展》《鉴古文心——陈则威傅加绍经典法帖临摹展》等一系列古代书画与当代书画艺术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
        本次展览展标由已故著名书法家沙曼翁先生题写。展览筹备过程中,得到了市委宣传部、市文物局、市文联领导的关心和指导,安阳市书法界的朋友们给予了鼎力支持和密切协作,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