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法造化——戴泽先生的艺术源泉】
戴泽先生的作品,沉稳、静穆。“相信你的眼睛,画你所看到的。”他将写生作为一切创作的基石与途径,抱着最大热情沉浸在人民生活与大自然之中,所谓师法自然、感悟造化,凡目之所及,戴泽先生必定亲身前往体验。几十年来,都市的街角,张张都在记录着他的所见所闻;山川的风物,帧帧映现着他的见证与心路,甚至年届花甲,步履不停。
戴泽先生信念坚定,甘于寂寞,勤勤恳恳,知行合一。教学与创作,写生与感悟,数千幅的作品笔耕不辍,题材涉及花卉、人物、风景、静物等,诠释着画家对生活与艺术的热爱。

北平贡院西大街 戴泽

繁花 戴泽

海阔天空 戴泽 2009年

酣睡 戴泽 1988年

建设中的柏林 戴泽 1951年

罗布林卡 戴泽 1964年

繁花 戴泽

海阔天空 戴泽 2009年

酣睡 戴泽 1988年

建设中的柏林 戴泽 1951年

罗布林卡 戴泽 1964年
内容拓展:
我从西藏回来创作过一幅《林卡》。展出时美院就有人问我什么是林卡?林卡就是西藏语“园林”的意思。在西藏,海拔非常高,而三千米以上就没有树了。所以如果想有自己的园林,只能人工种植,这也成了身份和财富的象征。西藏和平解放前,贵族上层、官家、寺院、庄园大多拥有人工建造的林卡。光拉萨就有大、小林卡很多处。著名的有罗布林卡、德吉林卡、贡觉林卡等等。

麦积山石窟 戴泽 1953年

莫斯科大剧院 戴泽 1951年

沙坪坝中渡口 戴泽 1943年

西郊公园 戴泽 1957年

新疆狼麻 戴泽 1983年

中大操场 戴泽 1944年
展览地点:安阳博物馆三楼第四展厅
未完待续
lr:d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