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8日下午,在安阳文化产业精品展销会现场,71岁的林州泥塑艺人赵会文将她历时3个月创作的五彩泥塑《十万大军战太行》捐赠安阳博物馆。安阳博物馆馆长周伟向赵会文老人颁发了收藏证书。
赵会文老人出生于林县(今林州市)。她从9岁起跟随父亲学习泥人艺术。15岁时和同龄人一起上红旗渠,还加入了宣传队,亲身经历了修建红旗渠的过程。赵会文老人在3个月的时间里,遵循历史实景和红旗渠风貌,精心创作了一套五彩泥塑《十万大军战太行》。该作品由10个不同场景组成,高0.2米、长约5米,有60多个人物。每一个场景都色彩鲜艳、栩栩如生,再现了当年十万林州人民修建红旗渠的壮观场景。
安阳博物馆馆长周伟表示,赵氏泥人是安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用料讲究,先塑造后绘色,体现了塑与绘的结合。赵会文老人五彩泥塑《十万大军战太行》不仅是富有浓郁民间艺术气息的艺术品,而且记录了人工天河红旗渠建设的艰苦卓绝,是难得的当代民间艺术作品。安阳博物馆也将以此为契机,完善博物馆职能,加强对现当代具有重要历史价值藏品的征集力度。
赵会文老人出生于林县(今林州市)。她从9岁起跟随父亲学习泥人艺术。15岁时和同龄人一起上红旗渠,还加入了宣传队,亲身经历了修建红旗渠的过程。赵会文老人在3个月的时间里,遵循历史实景和红旗渠风貌,精心创作了一套五彩泥塑《十万大军战太行》。该作品由10个不同场景组成,高0.2米、长约5米,有60多个人物。每一个场景都色彩鲜艳、栩栩如生,再现了当年十万林州人民修建红旗渠的壮观场景。
安阳博物馆馆长周伟表示,赵氏泥人是安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用料讲究,先塑造后绘色,体现了塑与绘的结合。赵会文老人五彩泥塑《十万大军战太行》不仅是富有浓郁民间艺术气息的艺术品,而且记录了人工天河红旗渠建设的艰苦卓绝,是难得的当代民间艺术作品。安阳博物馆也将以此为契机,完善博物馆职能,加强对现当代具有重要历史价值藏品的征集力度。

颁发收藏证书

捐赠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