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我国的一项特大水利工程,渠道沟通了长江、黄河两大文明,穿越古人类生产生活最集中区域。其中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渠道最长、占地最多的省份。河南文物部门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考古发掘十分重视,对沿线数百处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发现。发掘重要遗址369处,获取各种文物10万余件。
2014年11月,由省文物局、省南调办主办的《流过往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在安阳博物馆正式开展,成为我国第一个系统的展示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省域文物保护成果的大型展览。开展2年以来,已经先后有超过60万观众参观,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流过往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一书是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的进一步的梳理、筛选、总结而出版的文物专业图录。本书是以干渠依次流经的南阳、平顶山、许昌、郑州、焦作、新乡、鹤壁、安阳等8地市为顺序分别介绍各个地市考古遗址以及相关考古发现。全书共收录400余件(套)出土代表性文物,并配以20余副拓片,旨在全面介绍各遗址反映出的中原文化特色。
《流过往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是河南省南水北调工程考古发掘出土文物集萃的第四辑。该书的出版,将进一步宣传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有利于让更多的人了解文物、支持文物、提升文物保护意识、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社会共享,让文物保护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流过往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也是安阳博物馆2016年继与北京市正阳门管理处联合编辑出版的《河南安阳木版年画》、与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编辑出版的《安阳墓志选编》之后的第3本大型专题文物图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