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0日,为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由安阳市文物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安阳博物馆承办的《商代文字展》在安阳博物馆3楼7号展厅开展。
展览包括6个部分。第一部分文字溯源介绍了文字起源到原始文字产生,特别是陶寺、郑州商城、小双桥文字的概况。第二至五部分从甲骨文字、陶器文字、玉石文字、铜器铭文等方面介绍了商代时期在不同载体上的书辞、刻辞的情况。第六部分介绍了经历两周、秦汉的发展,汉隶成为文字的主体,并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此次展览共展出140多件实物,介绍了商代文字的整体面貌。其中商代甲骨40件、陶文36件、朱书玉璋11件、铜器33件、青铜玺印3件,以及战国陶器2件,秦代封泥10件、铜器1件,西汉铭文砖1件、西汉铜器1件,以及各类器物拓片20余件。中国古陶文明博物馆、安阳金石文化博物馆(筹)和焦智勤、邓泓先生等单位和个人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协助。
本展览着力于通过版面、展出文物和视频等方式,传递商代文字原始风貌和信息,并着重说明:商代文字不仅有甲骨文,还包括铜器铭文、玺印文字、玉石文字、陶器文字等等;甲骨文出土数量最多,因而成为商代文字的代表;商代文字包括了契刻和书写两种形式;殷墟以外也有商代文字特别是甲骨文字出土;商代文字是最早的成体系的成熟文字;商代文字经两周、秦汉,变圆转为方折的隶书成为正体,这是中国文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中国书法艺术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展览开展当天,即迎来了参加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和各界观众近千人。该展览与已经开展的《以甲骨文书写时代之歌——安阳甲骨文书法邀请展》《图说甲骨文发现史——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图片展》等,组成了安阳博物馆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系列展览活动。活动期间,《创意书签甲骨文》《殷商社会生活史——细品甲骨文》等社教活动、知识讲座同步进行。
本展览展期8个月,为2019年10月20日——2020年5月31日。展览地点为安阳博物馆3楼7号展厅。
与会学者参观商代文字展
与会学者参观展出的商代青铜玺印
与会学者参观展出的嵌绿松石甲骨
与会学者参观展出的部分甲骨
与会学者参观展出的铜器铭文
与会学者参观展出的朱书玉璋
与会学者参观图说甲骨文发现史展览
曹定云先生拍摄图说甲骨文发现史展出的“萧楠”合影
宋振豪、林沄等先生参观安阳历史文物展
林沄先生参观安阳历史文物展展出的部分青铜器
宋振豪先生参观安阳甲骨文书法邀请展
撰稿:周 伟
摄影:王志毅
审签:周 伟
lr:d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