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德府城隍庙北门开放!五一期间有“圣旨”等你!

发布时间:2021-04-30   浏览:

1-210R4093410220.jpg

       4月30日,记者从安阳市四大文物保护展示工程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过整治修缮,彰德府城隍庙将于五一期间正式对公众开放北门,此举可有效解决彰德府城隍庙的参观通道问题,而且将位于文峰南路北侧的县城隍庙连为一体,进一步贯通了府、县城隍文化脉络。


       彰德府城隍庙又名“威灵公庙”,位于老城鼓楼东街,是目前我市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保存较好的礼制建筑群。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安阳老城内三条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节点之一。据《彰德府志》载:彰德府城隍庙始建于北周大象二年,历经明、清等朝代多次修葺,1933年被毁,1982年安阳市政府拨专款历时七年恢复原貌。现彰德府城隍庙座北朝南,占地1万平方米,为五进院落,殿堂造型及大部分建筑构件多属明初,对研究我国城隍文化和礼制建筑造型演变,具有较高的科学和历史研究价值。


1-210R40934251P.jpg


       市文物局副局长魏爱霖介绍,去年以来,为了配合安阳古城整治复兴工程建设,市文物局组织实施了彰德府城隍庙后院景观整治和北门维修工程。该工程紧邻城区主干道文峰南路,主要包括后院绿化、青石路铺设以及仿古式北门、围墙。同时,还对彰德府城隍庙南门周围环境进行整治提升,拆除了原有围栏,增设夜间照明设施,进一步融合改造后的高阁寺—城隍庙历史文化街区的氛围,发挥府城隍庙重要节点作用,为游古街、逛古城的各地游客打造更具人文魅力和历史厚重感的“打卡地”。


1-210R409343V47.jpg


       彰德府城隍庙也是安阳民俗博物馆的所在地。近年来,随着“博物馆热”的持续加推,安阳民俗博物馆的人气也在逐渐上升。该馆立足特色,注重挖掘本土乡愁和城市记忆,先后举办的《家珍一安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过大年—春节民俗文物陈列》《囍满堂—安阳地区近现代婚俗文物展》等展览,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1-210R4093451O0.jpg


       “五一”期间,安阳民俗博物馆联合徐州圣旨博物馆,推出的《奉天承运——明清圣旨珍品展》将正式与大家见面,展期一个月。该展览分为天下大明、清亮丕振、锡光有庆、华冠丽服四个部分,主要展示明清圣旨、古代服饰等历史文物。展览主题鲜明,清晰地展现了明清时期圣旨文化发展脉络,每件展品都极具历史意义与艺术欣赏价值,从不同侧面展示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传统文化和时代变迁。该展览也是我市第一次引进圣旨类文物展,欢迎大家“五一”期间走进安阳民俗博物馆,共享这场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