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安博党建 > 文明创建
安博党建
  • 文明创建
  • 理论学习
  • 组织概况
  • 制度建设
  • 党史学习
安阳:创新基层文化生活 文化大餐合了居民“胃口
发布时间:2018-01-18 浏览次数:

 

残疾人在社区文化中心进行声乐培训(来源:安阳网 李坤 摄)

  2017年,安阳市文峰区坚持文艺“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将“送文化”变“种文化”,在不断巩固和扩大文化阵地的同时,丰富文化服务内容,打造文化品牌活动,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打造基层文化阵地

  2017年12月28日,在总面积1500余平方米的文峰区文化馆内,辖区不少群众如约而至,舞蹈室、合唱室、曲艺室传来阵阵歌声和音乐声,有着不同兴趣需求的群众只要来到这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2014年以前,辖区群众还在为没有固定的文化活动场地而发愁,当时区里只是租了几间房子作为群众文化活动阵地,不仅难以满足群众需求,而且条件十分简陋。现如今,先进的1500余平方米的文化馆在坚持免费向群众开放的同时,馆内各种设施也一应俱全,基本满足了辖区群众的需求。”文峰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和旅游局副局长张红丽说。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文化阵地,文峰区各街道办事处、社区、村委会共建起54个基层文化服务中心,组织开展舞蹈、曲艺、乐器、书法等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动,每年辖区受益群众10万余人,基本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群众的文化需求。

  文化服务以点带面

  如何让文化活动更贴近群众需求?文峰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和旅游局从深受群众喜爱的广场舞入手,由专业舞蹈老师亲自编排了《我家在文峰》和《茉莉花》两支广场舞,并对全区文艺骨干及辖区广场舞团体负责人进行培训,以点带面,将“送文化”变“种文化”。如今,走进文峰区辖区,只要听到《我家在文峰》和《茉莉花》两首歌曲,任何一个广场舞爱好者都能随着音乐舞动身姿,彻底解决了之前辖区广场舞队伍曲目单一、动作不规范的症结。

  “别人都在做的我们要继续做,别人关注不到的我们要更加关注!”为了让辖区弱势群体、残疾人能共享文化服务成果,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近年,文峰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和旅游局利用“321”服务平台,根据群众需求,为“心声家园”残疾人艺术团提供免费公益培训,并长期为辖区多所学校的务工人员子弟提供免费街舞、声乐等形式的艺术培训,目前已累计培训30余期,受益学生1万余人次。

  深耕文化品牌

  随着“春满中原”系列活动、“快乐广场舞,幸福文峰人”公益广场舞、“文化文峰、百姓舞台”等一个个文化品牌的建立,辖区群众在随时随地就能享受到文化服务大餐的同时,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随时参与到不同的文化活动中来。

  “以前举办活动,辖区群众看的多,登台的机会少,随着各项品牌文化活动的建立和开展,在给群众提供文化服务、丰富文化生活的同时,也给群众提供了众多可供选择的表演舞台。现在,文峰区举办活动时,群众的参与度高了,热情高了,凝聚力更强了。这就是文化活动带给基层的活力。”张红丽说。下一步,该局将坚持把文化志愿者“请进来”,让群众“走出去”,在创新工作思路、丰富活动载体的同时,将舞台留给群众,让群众成为参与者、创作者、传播者,真正让老百姓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角,让文化大餐更对百姓“胃口”

分享到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逢节假日另行通知)地址:河南省安阳市文明大道436号两馆大楼西

版权所有:安阳博物馆 Copyright©2019 aybwg.org,aymuseum.org 豫ICP备140055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