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民俗博物馆2015年工作汇报

发布时间:2016-01-07   浏览:

                                                                          安阳民俗博物馆2015年工作汇报

一、完善制度,强化管理,实现古建安全年。
我馆按照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查尽责、除隐患、保安全”活动要求,牢固树立安全红线意识和安全发展理念,切实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和自身岗位责任,进一步加大预防力度和安全监管力度,全面排查整治事故隐患,严格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坚决防范和遏制我馆各类事故发生。我馆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按照本单位的“查尽责、除隐患、保安全”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制定了各类安全应急预案;签订了逐级消防安全责任书;加强了日常安全检查及巡逻管理;完成了改造监控设施,做到各重点部位无死角。确保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确保实现安全年。
2、完成向省文物局上报2016年度防雷工程、安防工程项目实施计划。
二、圆满完成全年精神文明目标任务
打基础、强素质、树形象,全面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做好我馆工作的根本保证,也是开展好宣传思想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我馆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将精神文明工作纳入到单位年度工作目标,强调以人为本,求真务实,使宣传思想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融入到了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为了保证精神文明工作顺利的开展,本着整体有计划、各项有方案、工作有措施的思路,我馆精神文明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工作规划和详细的实施方案,圆满完成了精神文明工作的目标任务。
三、提升业务水平,积极举办各类展览,开展专题活动
(一、)展览
1、2015年元旦期间,由安阳市文广新局、安阳市文物局主办,民博馆承办、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和安阳工学院美术设计学院协办的“老手艺•新生活”安阳市首届民间艺术创意设计大赛”作品展在安阳民俗博物馆开展。本届大赛共征集作品500余件(套),展出作品100余件套,吸引了众多安阳民间手工艺人、“非遗”传承人、以及高校专业学生的积极参与。本次展览设立静态作品展区和动态老手艺展演展区,邀请了具有安阳本土民俗文化特色的“老手艺”进行现场展演,泥塑、剪纸、木板年画等技艺展演吸引了不少游客,尤其是特地赶来热场的滑县徐营皮影戏,这门囊括了戏曲、音乐、美术、民俗等诸多元素的传统艺术更为广大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开展当天共接待观众约3000余人,受到安阳电视台、安阳日报、安阳晚报等媒体的高度关注。
2、为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安阳民俗博物馆春节期间开展了祈福、听古琴、看展览等活动。
祈福,大年初一,到城隍庙上柱平安香是安阳人的老习俗了,以祈求新的一年里全家风调雨顺、诸事顺利、平安吉祥。
听古琴,古琴古曲展演是安阳民俗馆以“保护、传承古琴艺术”为宗旨,为促进古琴古曲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也为广大古琴爱好者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第一次在春节期间与广大市民见面。展演春节后继续定期定时通过古琴演出,向安阳市民展示中国古琴艺术的魅力。
看展览,走进博物馆观赏展览,过一个充满文化味儿的中国年,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市民度过新春佳节的方式。春节期间,我馆为观众呈上了一道道文化盛宴。除基本陈列《安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城隍文化》展览之外,还可以看到馆藏文物《岁月如歌》百年民俗文物陈列、《“中国梦 我的梦”剪纸艺术作品展》和《“老手艺 新生活” 安阳市首届民间艺术创意设计大赛作品展》五大陈展同时上演,伴随大家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春节。
春节6天我馆共接待游客约35000人次,没有发生一起参观安全事故, 接待品质得到有效提升,观众对我馆的陈列展览表示赞赏,称安阳民俗博物馆为市民了解安阳民俗文化打开了一扇窗口,他们还将带亲朋好友前来参观。总之,我馆确保了春节期间观众参观安全、有序、顺畅,圆满完成了春节黄金周的接待工作。
3、元宵节期间,为了活跃节日期间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宣传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广大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的元宵节,安阳民俗博物馆元宵节期间邀请极具家乡文化魅力的节日民间艺术表演——龙泉抬阁,龙泉抬阁是第二次在与广大市民见面。正月十五当天,为保证游客安全,我馆协调安排公安警力和保安各20名、消防车2部,游客参观安全有序。
4、2015年4月20日,《火红的年代——纪念安阳市首批知青下乡五十周年书画展》在安阳民俗博物馆开幕。已逾花甲的安阳市首批下乡知青们,他们以书画的形式传递着人文精神,传递着正能量。举办此次书画展,共展出书画作品50 余幅,展期一周,旨在弘扬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
5、2015年5月25日,我馆参与第七届安阳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非遗民俗精品展”展出,包括农民画、剪纸、泥塑、面塑、烙画等十五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作展示及现场互动。
6、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中最精粹的文化,中秋节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2015年9月23日,为大力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光大传统节日内容传承传统节日精神,我馆完成《中秋民俗》纪录片摄制工作。
7、为使安阳优秀的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安阳民俗博物馆组织摄影家及摄影爱好者,举办了“2015中国•安阳民俗摄影艺术大赛”,用镜头记录厚重且珍贵的安阳民俗文化。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艺术再现了安阳民俗文化各种鲜活的场面和精彩的瞬间,为安阳的民俗文化传承和保护,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二)开展专题活动2次,丰富民俗文化传播形式
1、为了让民众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和对古迹遗址的了解,4月18日,在“国际古迹遗址日”来临之际,安阳民俗博物馆开展了系列纪念活动。活动以宣传古迹遗址日和《文物保护法》为主要内容,单位内部悬挂宣传横幅,志愿者走上街头发放“国际古迹遗址日”知识和中原古迹遗址——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彰德府城隍庙”宣传单100余份。
2、2015年5月18 日,为庆祝“国际博物馆日”,安阳民俗博物馆积极举办了一系列宣传活动。活动围绕“博物馆致力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结合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的开展,发挥该馆传统民族文化优势,除在馆内举办民俗文化展览、悬挂宣传标语外,同时向观众发放《文物法》、《博物馆管理办法》和博物馆知识宣传单,从而提高观众对博物馆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鼓励和动员更多公众参与博物馆文化体验,营造全民关心并参与博物馆事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加强库房文物管理和文物征集工作,夯实发展基础
1、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有序管理,文物清理、造册、分类、入藏工作正在进行,已建立档案共计3184件/套,完成本年度既定藏品建档工作。
2、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藏品拍摄、上传等各项工作基本完成。
3、完成年度民俗文物及民间艺术精品征集工作。2015年来,我们累计征集文物441余件,目前已全部建立临时账号,待鉴定入档。
四、逐步推进“创卫”复检工作
多年来,我馆始终把“河南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作为工作中的动力,今年为加强创卫复检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我馆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全方位整治”的要求,我馆教育职工提高认识,对创卫工作进行了认真地组织和动员,多次召开创卫工作会议,成立了创卫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创卫工作的宣传力度,在“创卫”工作中,鉴于我馆属窗口单位,面积大、人员流动多,为此,严格按照规定和卫生制度,卫生区域每天检查,使卫生工作做到了制度化、经常化。
在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进入最后冲刺迎检关键阶段,我馆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多次组织志愿服务队到兴业路路段进行卫生清扫工作。
五、推进工程建设,促进单位全面发展
1、府城隍庙北门扩建工程。目前已完成拆迁工程总量的96%。拆迁区的西边界问题已全面解决,通往文峰南路的北门现已开通四分之三,消防通道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为结算户薛存新于9月份安置两套房源,其中一套手续已办清入住,一套因自身问题未结清,其他遗留问题正在逐步推进。
2、成功创建国家级2A景区。2015年4月18日,彰德府城隍庙举行了2A景区简单的授牌仪式。安阳民俗博物馆自创建2A级旅游景区工作部署以后,围绕创建标准,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切实狠抓了“硬件完善”和“软件提升”,推进了景区各项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彰德府城隍庙升2A后,景区将进一步完善旅游硬件设施和市场环境的基础,大力开展旅游精品建设活动,增强服务意识,更新服务观念,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内容,推进旅游精品化和服务精品化。
3、完成古建群门窗油漆及檐部零星维修。我单位今年对所管辖古建群的前殿、拜殿、正殿、寝殿的前门窗、柱子、牌匾楹联进行了全面的油漆维修,经紧张有序的维修后,整个古建群的面貌焕然一新。
4、“国保”单位规划立项报告已审批通过,并完成彰德府城隍庙保护规划招投标工作。“国保”单位重大险情报告已向上级递交。建立、健全、规范国保单位“彰德府城隍庙”的各项管理档案工作,为国保单位的保护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5、5月31日,我馆举办为期五天的“民俗文化庙会”。。


                                                                                                                                             安阳民俗博物馆
                                                                                                                                             2015年12月24日